English

《心理导向》给孩子在竞争中加油

1999-05-2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报记者 万玉云 我有话说

“每次上课都是一次自我身心的放松,是真实面对自我的机会。心理课为我打开一扇探索自身秘密的大门,让我逐步认清怎样才算是一个实质上完整的人。”这是一位高三学生在学习《中学生心理导向》之后向记者吐露的心声。它告诉我们,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学生心理导向》在让孩子接受心理训练、提高心理技能的同时,也为孩子送上了健康的思维方式、各种生存技能,这无疑是给孩子在未来的竞争中添加了筹码。

近十多年来,我国学生心理问题日渐增多。许多调查研究表明,目前,在中小学生中存在心理异常表现的约占32%,患有心理疾病的约占20%;心理问题集中表现在:考试焦虑、孤独、敌对、恐惧、抑郁、智力缺陷、人际交往障碍、多动症、学习障碍与自我否定等。

《中学生心理导向》正是在这种社会需求下应运而生的。1998年8月由科学出版社开始出版、由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和沃建中副教授主编的《中学生心理导向》是以“三棱智力”为理论基础,以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为主线,针对我国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立足于我国教育实际,并汲取国内外有关的最新研究资料的精华,在国家教委“九五”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的成果上编撰的,今年2月已出齐了高中、初中的所有教材和教参。

《中学生心理导向》已在北京、河南、湖北、四川等12省市的部分中学试用推广,并受到了好评。据《中学生心理导向》试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在英语、计算机、心理导向等13门功课中,约50%的学生将心理导向列为最喜欢的科目的前5位之一;经过心理导向课的学习,66.3%的学生发觉自己的心理比以前更健康;对于《中学生心理导向》教材,65%的学生认为该教材确实能帮助自己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还有68.2%的学生认为自己比那些学校没有开设心理课的同龄人幸运。

《中学生心理导向》主编、北师大沃建中副教授告诉记者:“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优劣,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思维形式如何发展。因此,这套教材不仅突出心理基础知识,而且更注重的是心理训练的系统性,以求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心理能力的教学目的。”这一思想体现在这套书的内容上,就是以学生的思维品质为核心,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年龄段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例如,初一主要的心理问题是学习适应;初二,异性交往与学习策略问题;初三,升学压力问题;高一,又一次面临学习适应的问题;高二,学习压力与人际交往;高三,考试焦虑与职业选择问题。

从形式上看,该套心理教材切实地从教学环节中的学生心理出发,抛弃了青少年难以接受的大段大段的说教,而是以“明镜台”、“智慧泉”、“回音壁”、“启思录”四种活泼的形式,用故事、漫画、诗歌、警句、寓言来讲述深奥的心理学知识。据《中学生心理导向》试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78.7%的学生认为该教材形式活泼、新颖;75.3%的学生认为该教材内容生动有趣;74.3%的学生认为课文内容逻辑性强,易于理解。另外,教参书和学生教材的合并也方便了教师备课。

沃建中告诉记者,《中学生心理导向》的编撰人员实行了三个层次相结合的原则:有心理学科班出身的4位博士、6位硕士,有教育部门的领导,有长期从事心理教学实践的一线教师。这样组合的结果,使这套书在编写过程中既体现了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又有教育政策的把关,还有一线教师带来的大量生动的实例。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王建国副司长谈到今后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说:“我们现在设想在2000年秋季力争在全国多数城镇中小学中启动,再在此基础上,经过5-8年的努力,甚至5-10年的努力,即到2005年或2010年前后在全国多数中小学,包括农村中小学普遍进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是一个总体规划。”正是为了配合此项规划,科学出版社在出版了《中学生心理导向》的基础上,已于今年初又启动了《小学生心理导向》教材、教参的出版,共24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